“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回答好“三个为什么”之问,即“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可以在理论上清楚地理解“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的必然性,并从理论上解答人们的思想困惑,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
理论前提:厘清“三个为什么”之间逻辑关系
要在理论上令人信服地解答“三个为什么”,必须先厘清三者的逻辑关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为把握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解答“三个为什么”,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
思考如何回答“三个为什么”,不能孤立地、割裂地分析,因为它们相互联系并形成逻辑递进关系。
第一层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之间的逻辑关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是领导14亿多中国人民进行伟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力量。党的领导能力和水平,直接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第二层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之间的逻辑关系。一个政党的行动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指导党的思想的理论基础正是党的灵魂所在,理论的科学与否,决定着党的领导方向和领导水平。
综上所述,“三个为什么”的内在逻辑就是:只有用“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才能具有“能”的领导力;只有“能”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建设起“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民的美好幸福生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这是回答“三个为什么”的逻辑起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是在经历挫折失败的痛苦后的选择,是在感性盲从后的理性清醒的选择,是在百年伟大实践中反复检验后的坚定选择。
回答“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一是坚定信仰,消除关于马克思主义“没有用了”“过时了”的疑虑。1992年,针对当时因为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的严重曲折社会上产生的疑问,邓小平掷地有声地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
二是旗帜鲜明亮明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说明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正确性。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马克思研究号”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这篇文章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首次向世人宣布早期共产党人的政治观点和理论追求,也是中国比较系统地介绍和分析马克思学说的开山之作。一百年来,党的历届领导人都有过关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论述。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于进一步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是结合马克思的生平经历,展现马克思的崇高品格,为“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奠定了人格基础。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是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马克思是顶天立地的伟人。
四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分析,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理论依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五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进程,回答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扎根中国大地的问题。有些国内外学者百思不得其解:作为产生于西方文化语境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不仅在有着数千年深厚文化基础的中华大地扎下根,而且深刻地改变了这个古老的国家。首先,中国共产党并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而是作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与中国融为一体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从而能够在理论和思想上引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其次,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沃土上,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融入了中国元素,形成了中国化的话语,成为可以大众化的思想,从而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具有了广泛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最后,与时俱进,锐意创新,使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同步伐,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这样,就使得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能够指导人们回应时代呼唤、解答时代难题,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逻辑重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是一个广受国际关注的话题。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可以主要从六个方面来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一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作为党的灵魂和旗帜。由此,使得我们党有着不同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用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开放的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
二是坚持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是在国家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口诞生的,党在成立之时所确立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三是“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以伟大建党精神为精神之源、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正是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不同任务中形成的既体现精神之源本质、又具有鲜活内容和典型意义的精神谱系,使得我们在面对任何艰难困苦时都不会精神空虚,都有理想信念的支撑。
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正如俄罗斯《真理报》指出的那样,中国共产党在国内保持崇高地位的主要因素,在于贴近群众,坚持“人民至上”和“以人民为中心”等原则。
五是坚持自我革命。“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八七会议、古田会议、遵义会议、延安整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等,一次又一次纠正党内存在的各种错误倾向,一次又一次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反复的自我革命中保持了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战胜了各个历史时期面临的风险考验。
六是坚持理论创新发展。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
逻辑终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对此有着深刻的阐释。
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首先需要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就从政治上保证了我国沿着正确道路的方向前进。
二是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带领全国人民经历了艰难探索所寻找到的一条正确道路。在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过程中,曾面临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来自国内理论和舆论的质疑、来自西方的误导,党中央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带领中国人民划过了激流险滩,“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三是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升了治理效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从理论上进行了全面总结,使得“制度自信”有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在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成果之后,经历过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和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的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非常态”下的优越性有着亲身的深刻领会。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终于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常态”下的优越性更加坚定和自信。建党百年之际,各国政要和友人纷纷致电祝贺,其中无不充满了对中国成就的赞叹。
(作者为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