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的生理知识:
一个正常人的血液总量约为体重的8%左右,若体重为50公斤的人,则血量约为4000ml左右。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约占血液的45%,其余55%为血浆。血浆91—92%是水分,8—9%是固体成分,主要包括各种蛋白质、钾、钠、钙、磷、氯化物等无机盐、脂类、内分泌激素、维生素等。功能:红细胞--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白细胞--防御功能(杀灭病原体、排斥外来异物);血小板--血液凝固功能(止血、愈合伤口);血浆--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参与调节体温和维持酸碱平衡等功能。寿命:红细胞平均寿命为120天,白细胞寿命为7—14天,血小板寿命为7-9天。正常情况下人每天有一定数量的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也有相应的血细胞新生。
献血条件:
年龄:18-55周岁,体重:男性≥50kg,女性≥45kg,身体健康,血液检测指标符合临床用血要求。
献血的注意事项:
1、献血前:要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睡眠(6-8小时),切勿劳累过度。在献血前一天及献血当日不饮酒、不服用药物,也不可空腹献血,可吃些清淡食品,如面包、稀饭。献血前一周内,如发烧、咳嗽等,或女同志在月经期(包括经期前及经期后三天),以及献血当天有身体不适等情况均应暂缓献血。献血前要把两手臂洗干净,献血前1-2小时至献血后宜补充500毫升水分。
2、献血中:精神不要太紧张,同时配合好献血服务工作人员的工作。一次献血的献血量为200-400毫升。因一次采集200毫升的血液,会增加临床用血的风险并给采血、供血、储血以及成本费用都带来了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而每次捐献400毫升血液无损健康,所以从2004年开始国家提倡一次献血从200毫升向400毫升转变的指导思想,它的实施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
3、献血后:献血后,针眼处保持4小时清洁,以防感染,在献血车上休息15-20分钟方可离去;要多补充水分,正常饮食即可,一、两天内不参加剧烈运动(如长跑)和高空作业;保证睡眠。如果针眼周围出现青紫现象,不要紧张,这是因为少量血液渗到血管外的缘故,在献血24小时后可做一下热敷,几天后就会逐渐消退。
4、献血检测结果反馈:献血后3-7天,若血液检测符合临床输血要求,献血者会收到血液检测结果合格的短信反馈;若血液检测结果不符合临床输血要求,献血者会收到省血液中心的电话反馈和答疑。
献血程序:
献血前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如身份证、驾驶证、军官或士兵证、护照等) → 填写献血登记表 → 体检、询问病史 → 检验(乙肝表抗快速检测、血比重、血型) → 献血 → 领取献血证、纪念品及小点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