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切感受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瞩目成就,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激发投身乡村振兴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组建“马上逐梦队”,于2021年7月4日至6日,在闽侯县白沙镇新坡村开展202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出征动员,心驰神往
经过前期周密规划与精心准备,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于7月4日上午出征。出征仪式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来朋珍作出征讲话,希望全体师生志愿者在实践活动中发扬吃苦耐劳、乐于奉献、敢于担当和不断进取的革命精神,到基层一线去服务和锻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同基层人民群众一起奋斗、一起前进、一起梦想,勇做新时代的开拓者、奋进者和奉献者。
扎根基层,心系乡村
7月4日,初到新坡村临近中午,烈日炎炎,村党支部书记江爱盛在村里近四百年的榕树下为调研师生上了一堂别样的党课。他从该榕树的特点讲到新坡村的历史文化,当前农村面貌的改变。“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我对这块土地有深厚的感情”,凭借这股对农村执着的热爱,江爱盛表达了自己二十多年来坚守基层、扎根农村的经历与感受,他说:习近平总书记讲的金句“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给他感触很深,扎根基层、服务人民是共产党人不变的宗旨,他要用实际行动来履行这一宗旨。同时,他也告诫青年学生,要脚踏实地,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农村,走到百姓身边,担当时代的责任与使命,在社会实践和工作岗位中,尽职尽责,为国家的发展,群众的幸福出量出力,彰显当代青年的使命与责任。
民情所在,医心所动
此次实践活动,“马上逐梦队”深入基层一线,挖掘最鲜活的素材,通过村庄扫描、现场采访、前后对比,全景展示乡村变化,了解农村改革发展历程,从民情中感受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对于村里老龄化的问题,白沙镇村设有村医,以兜底解决乡村群众特别是留守老人看病难,村里还组织六十岁以上老人到闽侯县医院进行健康体检。在此次的走访调研中,江爱盛书记放弃外出打拼的机会,致力于新坡古厝文化保护以留住乡愁的人民情怀让队员们心生敬佩;村医江爱熊从医四十多年,在2006年曾获“中国优秀乡村医生”荣誉,步入花甲的他,依然坚守在人口不多的新坡村,生动诠释了“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一辈子只为人民做事”,全体队员深受感动。
医心向党,情暖民心
7月5日上午开展义诊活动,队员们为当地村民发放教育宣传手册和健康宣讲,开展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和常见伤口绷带包扎的现场演示讲解,以及其它病症咨询答疑。虽然天气酷热,但村民热情高涨,后勤组的同学热情地为他们送去了小风扇和饮用水,陪他们聊天等候。江洪老师现场为村民讲述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百年党史 精神永存”宣讲队学生刘霏霏以村民们熟悉的人物毛泽东、焦裕禄、黄文秀等为切入点,进行百年先锋事迹宣讲,弘扬红色精神。
我校中医康复专业负责人郭洁梅博士应邀参加此次义诊,她与队员们一起发挥专业特长,给每位前来问诊的村民带去最细致、专业的医疗服务,并送上了自制的防暑驱蚊防疫香囊和常见药,传递上暖暖爱意。整个义诊活动持续了两个多小时,队员们热情细心的服务得到了当地村民的一致好评。
心有所向,终有所得
本次活动充分发挥了我们医学院校师生专业优势与特色,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全体队员感受良多。
20级助产专业吴蕾说:“从村医口中我们得知他是因为农村缺少医疗资源和条件而选择留在了村里,现在已经为村里服务了43年。村里人口外流,只留下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老人们,他由衷地希望能够发展旅游业,不断建设成为美丽乡村,让村民富起来。我被他四十三年如一日坚守岗位的责任心所震撼,敬佩他的无私奉献、为人民着想的品质。我们应当以他为榜样,努力读书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学生,为乡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级药学专业徐常明说:“生活体验,就是一切从实践出发,生活联系实践,在实践中体验生活,解读生活,于生活中发现乐趣,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是让我们有机会投身于生活中,并去探索和发现生活的乐趣,真的是非常庆幸我能够争取到这个机会,成为其中一员。”
回顾初心,表明决心
在活动总结会上,队员们表明“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时代”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大学生寄予殷切期望,教导大学生朋友们要在求学问、做实践的过程中勇于“自找苦吃”,做信念坚定的守望者、赤诚丹心的爱国者、勤学储能的践行者、奋发有为的追梦者。作为闽卫院学子,未来的白衣战士,更应将“小我”成长融入“大我”,练就真本领,锤炼好作风,磨炼硬意志,厚植人民情怀,“身入”基层,“心到”基层,践行为民服务之初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