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卫生报 2020年8月5日 第10版 特别策划)
福建卫生报 记者 陈坤
截至目前,今年福建高温日数已超过50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除了气温高,还有湿度重,通常上午“烧烤”,下午雨水“蒸煮”。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吃不好,睡不好,精神也就差了很多。该如何养生,让苦夏不苦呢?
8月2日晚20:00,beat365体育官网平台药学系中药教研室主任何舒澜副教授应邀到抖音直播教大家健脾养心去暑湿。这也是福建卫生报直播间迎来的首位医学类院校专职教师嘉宾。
食补注意这四点
健脾养心去暑湿
夏天高温容易让人吃不下,睡不好,出现烦躁、乏力,头晕,胸闷的现象,民间称苦夏,中医一般认为这是暑邪伤气的现象,同时苦夏还隐含着民间认为夏季需要多吃一点苦味较重的食物的意思。
何舒澜教授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祛暑利湿,适当摄入一些绿豆、冬瓜、西瓜、丝瓜、苦瓜等食物,帮助排出人体内的湿气。
第二,适当清补,考虑到苦夏容易出现不爱吃饭的情况,饮食宜清淡、多以素食为主,烹饪方式尽量选用凉拌,蒸、煮、炖等为主,尽量避免摄入过多煎炸品。
第三,适当益气生津。夏天一般出汗多,汗为人体津液所化生的,若消耗较多,宜适当补充。可以考虑选用灵芝、西洋参气阴双补,莲心、夏枯草泻心肝之火,麦冬、石斛养阴生津,同时注意不宜过食野菊花等寒凉之品,以避免伤阳、败胃、伤阴,进一步损伤津液。
第四,控制冷饮摄入。夏天阳气浮于表,体内反而空虚,若此时摄入大量冰棍、冰镇饮料等寒凉之品,容易挫伤人体的阳气,损伤脾胃功能,一旦脾的运化功能下降,体内的水湿就容易蓄积,而且脾不升清也容易导致头目清窍失养,出现头晕目眩,倦怠乏力的情况。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辨别中药材的真伪,何舒澜教授还带来了日常搜集的各种伪品中药材,真假对比进行讲解。
藿香正气水并非万能
自用时可根据舌像初步判断
直播间有不少网友提出炎炎夏日相关的话题。比如,藿香正气水在夏天是卖得最好的中成药之一。大家似乎总觉得,藿香正气水可以解暑,是夏天必备的佳品。出门前都喜欢喝一瓶藿香正气水,这样有没有好处?
何舒澜教授说,其实这个认识不完全对。藿香正气水的功效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并没有提到解暑,解表和解暑并不等同。表证主要有两种,风寒和风热。藿香正气水适合外感风寒,内伤暑湿证,以及现代医学提及的胃肠型感冒,所以藿香正气水是针对寒湿,而非湿热,这点在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
怎么判断是寒湿还是湿热?比较简单的方法是,看看自己的舌象,如果是白腻苔,即舌苔又白又厚,那一般属于寒湿;如果是黄腻苔,即舌苔又黄又厚,那一般属于湿热。另外,观察舌象最好选择在清晨,注意避免在观察前服用有色食物引起染苔影响观察的准确性。
网友求酸梅汤“带货”
不少校友赶来打call
开播前,何舒澜教授也带来了酸梅汤配料,现场为直播间的工作人员熬制了满满一壶酸梅汤。
何舒澜教授说,酸梅汤生津止渴,健脾开胃,酸甘化阴,是消暑佳品,而且制作方便,老少皆宜。不少网友被酸梅汤吸引,询问配方,并求“带货”。
何舒澜教授说,中药中存在不少药食同源的佳品,在药学系的创新创业活动中,制作酸梅汤、山药糕等养生药膳是老师和同学们的必备技能,他们制作的可口药膳在学校内部很畅销,也成了药学系的名片之一,不过暂时未对外销售。至于当天直播间的酸梅汤配方也很简单:乌梅15克,山楂15克,陈皮、玫瑰茄、桑葚各3克,甘草2克,根据自己口味加入适量冰糖(建议60克左右)即可。
不少福建卫职院药学系的校友也在直播间为何老师打call:好想回去学校再听一次何老师授课。何舒澜教授说,因为疫情防控需要,这半年,学校教师通过网络为学生授课。这是他第一次进直播间面向大众开展科普,也是人民教师服务社会的一种尝试,感觉很新鲜,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更广泛地宣传中医药知识与文化,让中医文化接地气,入人心。